中国钨业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国际刊号:1009-0622
国内刊号:11-3236/T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705 人次
 
    本刊论文
金融危机对钨都钨业及其银行贷款的影响和对策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已逐渐影响全球实体经济,我国钨业由此进入“无钱赚”时期,昔日一派繁荣的钨都钨业走进历史低谷,其钨业贷款风险隐患也正逐渐加大。现以在业界举足轻重的世界钨都大余县为例,探析金融危机对其钨业及其银行贷款的影响,并提出建议对策,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钨业;银行贷款;企业
  
  具有“世界钨都”之称的大余县,地处江西赣州西南边境,是中国钨业生产的发祥地,采矿历史逾百年。然而作为大余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钨业,最近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困难。
  
  一、金融危机对大余钨业的影响
  
  进入2008年8、9月后,国内外钨业市场萎缩、上游需求减少,钨品价格大幅跳水,仅仅两个多月时间,价格由8万元/吨下跌至5.3万元/吨,跌了33.75%。这种价格跳水,时间之短、跌幅之大,是钨品价格史上之罕见。价格直线下降,钨品按现时的原材料进价和钨品销价来核算,走进了敏感的盈亏平衡点区间,进入了钨业的“无钱赚”时期,昔日一派繁荣的钨都钨业走进了历史的低谷。
  一方面,生产企业投入与产出严重倒挂。目前,采矿的主要成本包括采矿权、耗材、工人工资、运输费用、税赋等。据测算,每吨钨原矿生产成本为5―5.5万元/吨,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持平,完全无利可图。同时,还必须考虑一些不可预见成本、开支和采矿业的高风险,这样,似乎又到了必亏无疑的地步。加上很多企业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原来从价格高位时期进购的,那么现在几乎是生产一天亏损一天,多生产就多亏损的状况。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企业风险急剧放大。大余不但是钨生产大县,更是钨品加工贸易大县,全县加工的钨产品的原矿有近60%靠从全国各地外购。虽然,购进的钨精矿价格大降,但其加工后产品的下游销售价格也在不断降价,加工企业利润也是微乎其微。而且,一大批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大都还是前期采购的,几乎都被高位套牢。这些加工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没有来得及销售出去,或库存仓库,或质押至银行贷款,这些产品的价值已大幅缩水,亏损在所难免。至于贸易企业,由于本阶段价格是直线下降,近半年几乎是无法出手,边进货、边跌价,亏损在所难免。
  
  二、钨业受冲击所波及银行贷款的分析
  
  截止2008年10月底,大余有三家金融机构发放了钨业贷款余额为52125万元。三家机构中钨业贷款余额最多的有2.37亿,钨业贷款占本行贷款余额最大的为55.6%。三家机构对钨企业、个体经营者发放贷款共有361户,其中公司类贷款14户、34101万元,占65.4%;个体工商户或自然人347户、18024 万元,占34.6 %。贷款用途多为流动性贷款。贷款担保方式主要为质押、保证、抵押、票据贴现和信用贷款等。贷款形态除有75万元不良贷款之外,其余均为正常,不良率为0.14%。
  虽然目前的钨业贷款总体上暂未出现风险,但风险的隐患还是相当大,因为毕竟存在较多不利的银行内外部因素,构成了这些钨业贷款很多的风险点。
  (一)银行外部的不利因素
  1.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演化来势之汹涌、影响之广阔,远远超过世人之预期。据有关国际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中,美国经济会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欧元区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下滑,亚洲等片区的经济也将萎缩。在这样的大经济背景下,世界经济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难以恢复,企业期盼的钨价格回暖短期内难显端倪。
  2.钨企业现金流将越来越紧张。一方面,大余的民营钨企业大多成长年载不长,自身积累不是很足;加上前几年的扩张,超负荷经营严重,资产负债比例较高,尤其是目前产品滞销,甚至出现了“有价无市”情况,企业资产占用主要在钨矿及其产品上,造成其现金流严重缺乏,资金链条绷得相当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面萎缩,企业拖欠也将会加重,钨企业的应收款项必增无疑,钨企业资金贫血症更将凸显。
  3.调控政策“松梆”无望。目前钨企业对走出低谷的另一期盼,就是钨业政策“松梆”,但这也是不现实的。理由是:①钨已被国家列为保护性开采的特种战略矿产资源,国家必定继续严格限采。②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近年来巨额的利润驱使,一些企业无序开采和乱挖滥采,对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影响,对采掘、选矿等企业必将予以更加严格限制。③国家外贸政策已作调整。随着汇率风险加大,外贸结构亟待调整,国家不可能用稀有的钨资源换取外汇,而且还将控制出口。
  4.钨业生产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如今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基本持平,加上前几年各企业在物价风狂时恶性扩张,甚至超负荷运转,企业已经没有回旋余地了,很难在当今不利情况下应变自如。还应看到,虽然目前各项物价普降,但就是与钨业生产相关的火工材料、人工工资、水电费用等偏偏不降,成本开支仍维持在高位。如果钨品价格再稍有下跌,企业就将突破盈亏平衡点,走进全面亏损的沼泽地,企业风险难免全面暴发。
  5.钨业加工贸易企业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前几年,在利益驱使下,一些钨贸易企业不顾自身承受能力,以小搏大,往往动用其所有财力收购囤积钨品,并又用钨品获取银行质押贷款。
  这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在2006年中期按11万元/吨左右的高价囤货。目前,既亏了钨品的缩水部分,又亏了交缴的几年银行贷款利息。而钨品价格一时半会是回不了那时的高位,所以这部分经营者短期内难以解套。
  (二)银行内部的不利因素
  1.到期贷款违约风险压力越来越大。至今年10底,全县钨业贷款中不良贷款只占0.14%,数据似乎显示目前其贷款风险较小。但主要是因为:一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时间尚短,其波及力度和范围尚未充分显现,但这波影响不太可能停止在目前这一层面上,后续影响仍将加剧;二是相当部分“涉钨”贷款还没有到期,也即未到还款的高峰期,加之由于时间短促、且这种风险的认定还有个把握的过程。显然,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放大,到期贷款也将越来越多,出现还本还息困难的情况势必大幅增加,还款违约风险压力将不断加大。
  2.钨业贷款占比较大的隐痛。前列数据表明:全县钨业贷款占全县各项贷款余额的40%,有钨业贷款的机构,其钨业贷款占该行贷款总额比例都在37%以上。如此高的贷款行业集中,遇上行业经济低迷,似乎银行没有回旋余地,命运就决定在贷款客户身上,是典型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象。显然在这非常时期,社会公众的信心就犹为重要,因为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现金流,这问题在中小法人金融机构中更为突出。
  3.银行过多发放多头和相互担保贷款的隐患。有的银行在钨业红火时期,迎合了钨企业不顾自身承受能力的盲目扩张、为筹集更多资金到多家金融机构贷款或担保的做法。对于银行来说,相互担保贷款形式在经济环境较好、市场稳定时期,对于个案出现经营问题有分散风险的功用,但在目前这种整个经济出现行业衰退时,风险就被严重放大。另一方面,多家银行贷款,使银行对钨企业的跟踪管理带来困难,难以正确评价企业的实际资产负债情况、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4.银行应对行业景气整体下滑的经验不足。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体制、制度、人力资源、整体实力等多种原因,当贷款比较集中的行业整体出现状况时,要其准确及时、恰到好处、积极稳妥预判和防控风险,确有不小的差距。预判迟顿、处置不力,会失去化解银行风险的最好时机,而预判过于谨慎、处置用力过猛会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压力,甚至使其失去绝处逢生的时机,这确实是考验各方智慧的时候了。

  
  三、建议和对策
  
  为把危机对大余钨业和钨业贷款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社会各方必须积极应对。一方面,企业自身先要增强重振钨业的信心,要顺应和遵循国家钨业产业政策导向,从长计议、重新谋划、准确定位,抓住本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快产业升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尽快发展钨产品精细加工,使钨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发挥在钨业市场和钨产业经济中的引导、服务、调控作用。要全面推进钨业企业合理布局、整合资源、调整结构、集群产业、创新技术、延伸链条、优化升级,不断提高钨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尽快建立钨资源战略储备机制,以稳定市场价格,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不断促进钨品这一珍稀战略物资的价值回归。
  1.树立大局意识,要与中小企业共渡时艰。当前大余的钨业企业与全国的中小企业一样,正在遭受百年一遇的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各银行机构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意识,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地方支柱产业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银行的服务功能和手段,用心、用力、用情去帮助钨业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倾其全力与企业一起共同面对危机、挑战危机、战胜危机。
  2.坚持有保有压,深化为企业服务的层次和内涵。各银行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引导钨业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目前,银行关健要增强慧眼识别能力,去发现资信状况好、偿债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效益性,符合钨业产业发展方向,积极主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钨业企业,加大对其信贷资金支持,为其开辟信贷“绿色通道”,适当下降贷款利率的上浮幅度。而对于经营粗放、浪费资源、乱采滥挖、污染环境以及盲目扩张、不符产业发展方向、诚信状况不好、资金实力差、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的企业实施信贷紧缩和制裁。另外对善于抓住本次市场机遇、寻求低价并购、参与新一轮产业集群、兼并重组的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也要积极给予银行服务和信贷支持。
  3.紧密切合实际,研究制定非常时期的特殊措施。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更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辩证法的方法来解决当今现实问题和防控银行风险。机械、教条的沿用日常的防控思路来解决当今非常时期的风险问题、套用处理个体风险来处理整体经济和行业风险的做法只能是徒劳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甚至片面只顾银行利益,而对企业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比如,如果对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企业盲目收贷收息,这样做只会是既不利企业,也不利于银行。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大余钨业的窘况,多数不是企业经营不善所造成,而是经济环境变化所致。为使这些好企业在危难之机能够挺难关,各银行要从长计议,制定并向上争取一些积极的政策和措施。
  4.增强银行实力,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各银行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要不断充实自己:一是要加强资本金管理。要适度、适时扩充资本金,进一步规范资本金管理;二是要以丰补歉,减少历史包袱,加大核销不良贷款和不良非信贷资产的力度,加快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三是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增加拨备覆盖。当前要提前做好不良贷款可能反弹的准备,适时计提拨备;四是加强流动性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存款组织工作,注意合理匹配相应期限的资产和负债,健全相关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切实控制流动性风险。
  5.开拓金融创新,进一步完善为钨业产业服务的金融功能。要创新适应钨业经济融资要求金融服务,不断研发新的贷款品种,支持钨业产业的良性发展。要进一步发展票据业务,增加贴现、保理等融资总量;要加快探索产品订单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出口产品封闭贷款的路子;还要配合政府,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中介的有关配套措施。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中国钨业》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中国钨业》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